三分损益法,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载于哪部著作中

由:admin 发布于:2024-06-05 分类:体育百科 阅读:17 评论:0

什么是春秋中期的三分损益法?

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

这是中国音乐史的名词解释,在《管子·地员篇》里,在《吕氏春秋·音律篇》中,分别记述了三分损益法的一些内容。春秋时期产生的计算乐律的理论。记载于《管子》一书的《地员篇补然后将宫音注》中。

在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这是以数学的方法求得五声、七声音阶和十二律的理论。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

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需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管子地员篇中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数学方法。

“宫、商、角、徵、羽”这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最早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三分损益法又称五度相生律,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

在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这是以数学的方法求得五声、七声音阶和十二律的理论。该篇是最早的地植物生态学著作,为中国古代植物地理科学做出了贡献。

三分损益,五度相生

1、五度相生律指三分损益法。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

2、五度相生律就是先后按照乐音分音列中二分音和三分音之间的音高关系——它们的振动比为2比3或为1比3/2——及三分音和四分音之间的音高关系——它们的振动比为3比4或为1比4/3——从一个音起依次产生其它各音。

3、《管子·地圆篇》中的相生方法是先“益”后“损”。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年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三分损益法名词解释

1、解析:“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

2、“三分损益”的意思是把一个音律管分成三份,“损”是“减”(即从三份中减少一份),而“益”则是“增”(即再加三分之一),就是说以一根一定长度的发音管为准,把它减掉三分之一长,就形成了下一个律管,再把这个新律管加上其自身的三分之一长,便又产生出一个新的律管来。

3、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需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管子地员篇中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数学方法。

4、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所生的各律,形成一种律制,称 为 “三分损益律”。三分损益法按照震动体的长度来进行律学 计算。以 L 代表具有一定张力的一定弦长,去 其 1 / 3 , 即 “三分损一”,可以得到 L上方五度音弦长 1/ ( I / = L x 1/ 3) 。

5、这是中国音乐史的名词解释,在《管子·地员篇》里,在《吕氏春秋·音律篇》中,分别记述了三分损益法的一些内容。春秋时期产生的计算乐律的理论。记载于《管子》一书的《地员篇补然后将宫音注》中。

6、三分损益包含“三分损一”、“三分益一”两层含义。三分损一是指将原有长度作3等分而减去其1份,即:原有长度×(3-1)/3=生得长度;而三分益一则是指将原有长度作3等分而增添其1份,即:原有长度×(3+1)/3=生得长度。两种方法可以交替运用、连续运用,各音律就得以辗转相生。

春秋战国时期确立的我国生律方法是

1、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需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管子地员篇中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数学方法。

2、“听声会意”,就是通过“听”来体会音乐带给听者的感觉。自殷商到西周,逐步确立了五声音阶的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我国最早的生律法——三分损益法,周代又发明了“十二律”。律调理论的产生,说明在商周时期人们对于音准的辨别就已非常重视,对于音乐中的“听声会意”自然也早已开始萌生。

3、百度词条“三分损益法” 三分损益法 目录起源 含义编辑本段起源三分损益法是中国古代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 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

以数学的方法求得五声七声音阶

在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这是以数学的方法求得五声、七声音阶和十二律的理论。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

在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这是以数学的方法求得五声、七声音阶和十二律的理论。该篇是最早的地植物生态学著作,为中国古代植物地理科学做出了贡献。

三分损益法。在《管子·地员》文章中可知,其中记载了数学方法三分损益法,是以数学的方法求得五声、七声音阶和十二律的理论。《管子·地员》主要论述中国土地分类,涉及土壤地理和植物地理;还根据各种土壤的生产能力划分等级,先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等。

我国古代最早记载采用数学运算求率的方法是

1、是三分损益法。记载在《管子地员篇》,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采用数学运算求率的方法,即用增加或减少弦长的三分之一,往返交替反复求律的方法,据此法一次得出“宫--徵—商--羽--角”这五声音阶的五音。“宫、商、角、徵、羽”这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

2、【答案】:三分损益法 解析:《管子·地员篇》中所记载的“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率的方法。

3、【答案】:三分损益法 解析:“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

4、“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最初见于距今两千六百余年的春秋时期,记载于《管子·地员篇》中。从《管子·地员篇》记载的“三分损益法”所产生的徵、羽、宫、商、角这一音列可以看出,古代重视宫音特点,它包含了雅乐音阶、清乐音阶的内涵。

5、“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记载在《吕氏春秋·音律》中: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蔟,太蔟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 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 射,无射生仲吕。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

6、到了周代,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这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颜色不同的小棍。计算每一个数学问题时,通常编出一套歌诀形式的算法,一边计算,一边不断地重新布棍。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就是用算筹计算出圆周率在1415926和1415927之间。这一结果比西方早一千年。

标签: 三分损益法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
二维码